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动态>>正文
中心动态

杜彦良院士到访齐鲁交通学院并做学术报告

2021年07月12日 11:33 赵冰 点击:[]

2021年7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到访齐鲁交通学院,并于兴隆山校区齐鲁交通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都市群发展背景下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思考与实践”的学术报告。齐鲁交通学院副院长李利平主持报告会并致欢迎辞。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的师生参加了会议。

杜彦良院士针对“都市群发展背景下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思考与实践”的重大课题,结合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工程实践深入浅出地作了报告,报告从“国家战略与发展现状”、“轨道引领与发展需求”、“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三个方面展开。

在我国交通发展战略层面,杜彦良院士从“国家战略: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新阶段:我国进入迈向第一大经济体和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期”、“产业新格局:完整产业链呈现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工与积聚”、“发展新空间:我国进入城市群都市圈发展阶段”、“绿色低碳转型: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集约化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统筹融合,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国家谋划‘交通强国’新蓝图,稳步推动通道与枢纽升级”、“国家枢纽建设:由‘枢纽城市’向‘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升级”八个方面展开介绍,并指出轨道交通是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的排头兵,具有先导性作用,是实现同城化、一小时通行圈的重要节点。打造“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巿域快线-市内地铁”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构建“基于轨道上的都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轨道发展现状方面,杜彦良院士表示,国外具有多模式的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呈网格状布局并且具有多层次的线网特征。国都市圈内的骨干交通主要由轨道交通承担,且多种制式并存,共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比例仅占30%左右,为市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制式的轨道交通服务。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呈现多模式、多制式发展,但是发展不均衡,地铁运营线路占比79%,其他轨道制式占比较少。                   

接着,杜彦良院士介绍了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呈现大空间尺度、强资源聚集的发展特征。它的轨道交通发展对策主要有三个方面:(1)腹地再拓展:实现大湾区与国家核心城市群的高等级联系;(2)湾区强集聚:多层级轨道交通重构大湾区时空联系格局;(3)模式再创新:按照“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推动协同发展。                           

在第三部分中,杜彦良院士主要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和发展历程、研究方向以及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最后,杜彦良院士表示,打造基于轨道上的城市群是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必然方向。尊重城市群发展规律,立足促进城市群的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统筹安排构建区域快速轨道体系、协同轨道与空间规划布局、提升乘客全出行体验,是新时期综合立体交通发展的核心工作,也将成为城市群践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最后,杜彦良院士与参加会议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轨道交通的研究之中。


杜彦良,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大型工程结构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专家。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交通组组长)、雄安新区发展建设河北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先行开发组组长)、中国工程院土木、建筑与水利学部常委等。长期从事轨道交通领域智能监测与安全控制研究,率先将智能结构理论与方法融入铁道工程安全保障技术领域,提出了“监测-评估-预警-修复”一体化的状态监测与安全运维技术体系,围绕国家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高原高寒铁路、既有线提速铁路、城市智慧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了大型铁路桥梁、多年冻土路基、长大隧道及TBM施工装备状态监测、健康诊断与快速康复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带领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铁道部火车头奖章、教育部优秀拔尖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和国家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关闭